首页 / 养殖技术 / 常见鱼病中草药大全及其使用方法详解

常见鱼病中草药大全及其使用方法详解

佚名
佚名网编

常用于鱼病防治的中草药种类繁多,包括地锦草、大蒜、五倍子、苦楝、大黄、博落回等。本文将为您全面解析这些中草药的具体使用方式,供您参考。

1、地锦草

地锦草

地锦草具有广谱抑菌效果,全草可入药,通常与铁苋菜搭配使用。治疗肠炎病和烂鳃病时,每日每100公斤鱼用量为鲜地锦草2.5-3公斤(干草0.25-0.5公斤),可打浆或煎煮1小时取药液拌饵投喂,连续3天。

2、大蒜

大蒜

大蒜富含大蒜素,具备解毒、杀菌及驱虫功能,取材便捷且用途广泛,同时还有保健功效,是极具潜力的中药材之一。用于细菌性肠炎、烂鳃病和霉菌病的预防与治疗,每100公斤鱼每日需用1-3公斤蒜头,捣碎后混入饲料中投喂,持续6天。

3、五倍子

五倍子

五倍子为蚜虫寄生盐肤木形成的虫瘿,拥有解毒、收敛及抗菌特性,适用于烂鳃病、白皮病、溃疡病、腐皮病以及白头白嘴病等疾病的防控。使用时,先将五倍子捣碎浸泡12小时后泼洒,或煮沸10-20分钟后连渣带汁均匀撒布全池,具体浓度依实际情况调整。

4、苦楝

苦楝枝叶具有显著的杀虫效果,特别适合应对车轮虫病等问题。按照每亩水面(水深1米)计算,使用20-30公斤苦楝枝叶捆扎置于塘角进行沤水,每隔7-10天更换一次。

5、大黄

大黄具备广谱抗菌能力,能够对抗病毒性出血病、细菌性烂鳃、肠炎及白头白嘴病等病症。其炮制方式为每公斤大黄加入20公斤0.3%氨水浸泡12小时,以便释放有效成分。

6、博落回

博落回含生物碱,既能驱虫又能抗菌,可用于线虫病、赤皮病、疖疮病及鱼鲺等疾病的防治。针对赤皮病和疖疮病,每亩水面(水深1米)应使用25-45公斤博落回捣烂取汁,再配合30公斤生石灰和5公斤食盐兑粪尿液全池喷洒;若是为了预防鱼鲺和线虫,则只需使用25公斤博落回扎成捆沤水即可。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