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仔早期断奶腹泻原因与防治要点详解
断奶仔猪腹泻问题普遍存在,腹泻率约20%-30%,死亡率2%-4%,造成严重经济损失。本文详细介绍猪仔早期断奶后腹泻的原因及防治要点,供养殖户参考。
通常断奶后3-10天为腹泻高发期,第7天达高峰,主要原因包括:
1. 母源抗体骤降导致免疫力下降;
2. 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,难以适应高植物蛋白饲料引发胃肠紊乱;
3. 环境变化如温差过大或湿度过高加剧腹泻风险;
4. 免疫反应与抗营养因子共同作用引发水泻。
为减少损失,可采取以下措施:
1. 哺乳阶段加强补料
7日龄起添加含诱食剂的颗粒饲料,如香味素或奶精,增强食欲,提升胃肠适应能力。
2. 断奶前做好母猪减料
断奶前三天在仔猪饲料中加入抗菌素或益生素,降低有害菌滋生。避免立即转移仔猪,有条件情况下原圈饲养2-3日后移至新舍。
3. 彻底消毒培育舍
严格消毒是预防疾病传播的基础,也是减少腹泻的重要环节。
4. 断奶后合理调整饲料
初期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或利高霉素,控制日采食量,第一天减至正常量的40%-50%,逐日递增直至恢复常规喂养。
通过科学管理,有效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率,保障健康生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