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场卫生防疫管理:及时清粪、科学防疫、消毒与害虫控制
养鸡场饲养密度高,若缺乏严格卫生防疫措施,极易引发严重疫情,导致巨大经济损失。因此,鸡场卫生防疫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。
一、及时清粪
鸡舍内堆积的粪便为污染源,其中含大量病毒、病菌及寄生虫卵,高温环境下易滋生蚊蝇,同时产生氨气、硫化氢等有害气体,威胁鸡群呼吸与消化系统健康。
早期采用人工清粪方式,先将鸡粪集中到过道,再用推车转运至粪场,但这种方式效率低且气味难闻。后来引入电动刮粪板虽有所改善,但仍存在死角问题。直至现代多层笼养技术普及,配合链条式清粪机,才能真正实现鸡舍环境的清洁。
二、注意防疫
产蛋期防疫尤为重要,产蛋鸡对环境变化敏感,轻微应激影响较小,可恢复;但严重应激会导致产蛋率大幅下降,难以恢复至原有水平。
青年鸡阶段应完成所有必要疫苗接种,进入产蛋高峰期后原则上避免接种疫苗,尤其是通过饮水接种新城疫ⅳ系疫苗。如怀疑抗体水平不足且周边无疫情,则无需额外接种。
三、注重科学消毒
新手养鸡常忽视或过度依赖消毒工作。部分人认为农村养鸡无需消毒,另一些人则迷信喷洒药物即可保证安全。实际上,降低病原微生物浓度可通过多种手段实现,如加强通风同样能有效净化空气。
在寒冷季节需要保温时,可选用刺激性较低的消毒药进行喷洒,既抑制病菌繁殖又改善空气质量。周边发生疫情时,应强化消毒池管理,并加强对鸡舍外部环境的清洁,防止疾病传播。
四、灭鼠、灭蝇、灭蚊蠓、灭虱螨
这些害虫不仅消耗饲料资源,还携带病原体,加剧鸡群生存压力。因此,在引入鸡苗前务必进行全面熏蒸处理,喷洒杀虫剂,并封堵所有可能的鼠洞。此外,鸡舍通风口需加装铁丝网以防鸟类入侵。